創意墻畫成為美麗鄉村一道風景。圖片來源:長江日報
茵茵綠草地上,一位頭戴草帽的紅衣婆婆笑望遠方,咧開的嘴中露出僅剩的一顆牙齒,背后是蔥郁的大樹,起伏的山巒……這富有鄉村特色的一幕,是武漢市黃陂區蔡店街源泉村寨灣一棟民居樓的墻畫。墻畫的主題是鄉愁,讓村民們看到它就能時時想起自己美麗的家鄉。
在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街大灣杜村,主題鮮明、色彩繽紛的墻繪裝點出別有風味的鄉村民居。圖片來源:長江日報
在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街玉枝村胡興咀,收割機等農業機械“搬”上墻。圖片來源:長江日報
如今,走進武漢市黃陂區各個村落,創意墻畫隨處可見:中國夢、耕田的拖拉機、摘玉米的農婦、放牛的牧童、校園里的科普畫……成為美麗鄉村的一道風景線。
在黃陂區王家河街玉枝村,一棟位于主干道旁的居民樓將木蘭湖風景區的美景定格在墻壁上。這幅墻畫還動了“小心思”,將窗戶設計成一個小木屋,巧妙地繪就一幅田園棲居圖。將當地的風景區融入墻畫中,凸顯鄉村特色,營造藝術氛圍,吸引來往的游客。
在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街大灣杜村,一幅栩栩如生的農民豐收圖映入眼簾。圖片來源:長江日報
定格美麗鄉村里的創意墻畫。圖片來源:長江日報
在黃陂區王家河街大灣杜村,8幅主題鮮明色彩繽紛的寫實墻繪,裝點出一幢幢別有風味的鄉村民居。村灣一角,一幅栩栩如生的農民豐收圖映入眼簾,畫面上一位農婦正在摘玉米。飽滿的玉米塞滿了竹籃,遠處是金燦燦的水稻。放眼望去,這幅墻繪形態逼真,讓人感覺到農民豐收的喜悅。
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街玉枝村胡興咀村民在墻畫前露出開心的笑容。圖片來源:長江日報
“這不是隔壁家的段婆婆嗎?這不是村頭的那幾棵大樹嗎?真的太像了!”“墻畫畫的就是我們村里的人、村里的景,大家都非常喜歡。”“它讓我們一下子就找到了田園牧歌的感覺。”觀賞一面面彩繪墻,村民、游客的高興之情溢于言表。
在武漢市黃陂區蔡店街劉家山,游人路過墻畫時都會駐足欣賞。圖片來源:長江日報
村民欣賞李啟安的墻畫作品。圖片來源:長江日報
繪制這些創意墻畫的,是黃陂區蔡店街長生村李家咀村民李啟安。早年在外做生意失敗,欠下了數萬元外債。2014年,李啟安家被列入建檔貧困戶。2016年,在街道干部黃志偉的鼓勵下,擁有繪畫特長的李啟安開始繪制墻畫。黃志偉還聯系了蔡店街姚家山、萬家灣、蔡店村等,說服村干部拿出需要美化的墻面,讓他練手。
在武漢市黃陂區蔡店街劉家山,李啟安根據當地人文歷史、自然風貌創作的墻畫受到當地村民的喜愛。圖片來源:長江日報
“剛開始很緊張,為寫好德、孝、禮、仁四個字,我就先用鉛筆描摹。”李啟安的第一單“業務”,是黃陂區蔡店街姚家山的4幅紅色文化主題墻繪。那天一大早,他騎著三輪摩托車來到姚家山,一邊看手機視頻一邊學著畫,剛剛考上大學美術專業的女兒李妍,則在一旁給他指導和建議。
武漢市黃陂區源泉村寨灣一棟民居墻外,李啟安站在為繪墻畫而搭起的腳手架上。圖片來源:長江日報
墻繪越畫越好,名聲也越來越響,十里八鄉都開始找他去畫墻繪。2017年,李啟安家順利脫貧“摘帽”。他說:“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民,用畫筆把鄉村的歷史變遷、風土人情‘搬’到墻上,可以讓人們記得住鄉愁,看得到與時俱進的新農村。” (武漢文明網綜合自長江日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