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6日,湖北省普通高中畢業年級(含中職學校和技工學校的畢業年級)學生開學復課。
其中,武漢市首批121所學校,5萬余名高三年級畢業生以及中職、技工學校畢業年級學生,結束“超長寒假”回歸校園。
校園防疫情況如何?復學第一課怎么上?讓我們一起探訪。
校園防控——
班級“化整為零” 避免學生扎堆
掃碼測溫、錯峰入校……清晨7時許,武漢市實驗學校門前,高三年級240余名學生陸續到校,分時分批通過檢測進入校園,并依據地面上的引導標識,通過與班級對應的樓梯通道有序進入教室。
“開學前,學校制定了校園防疫措施,并進行了多次演練。”該校相關負責人介紹,為避免人員聚集,將原每個教學班分為A、B兩個小班,并對各班級對應使用的樓梯、通道、打水處和衛生間等進行了具體劃分和注明。
漢鐵高中則結合前期各學科的網課教學情況,復學后在保持原行政班不變的情況下,推行“分層走班”AB教學班現場教學,每節課每個教室均有老師實施現場教學。
“目前學校畢業年級每一個班級均不超過30人,超過30人的班級分為AB班上課,以保證學生在教室內相隔一定的距離。”武漢市財貿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。
江岸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該區各高中學校骨干教師從4月15日起,主動返校在教室進行線上教學和輔導答疑,積極參加區、校組織的線下集體教研,探索分A、B班開展教學的有效模式,確保打贏校園疫情防控和高考備考攻堅戰。
復學第一課——
學習防疫知識 開展心理輔導
復學首日,學習防疫知識、開展心理輔導,成為多所學校的復學“第一課”。
6時30分,武漢中學的大門口已齊刷刷站著值勤行政人員及高三教師。他們在迎接第一天復學的高三學子們,并為每名學生精心準備了3份禮物——武漢中學百年校慶珍藏版禮盒、鐘南山院士所著的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》,以及學校印制的《武漢中學疫情防控操作手冊》。
“返校后,在校園內養成‘口罩文化’顯得至關重要,我們一定要養成不戴口罩不出門的習慣。”
“高三臨考壓力較大,推薦大家進行正面思維訓練,還可以用‘紅綠燈焦慮轉換法’來調整自己緊張的情緒。”
9時許,武漢市實驗學校向高三學生派送健康知識“大禮包”,每名學生獲贈一本《新冠肺炎防控漫畫》,心理教師盧夢瑤和校醫熊岑則通過校園電臺,為師生講授防疫和心理知識。
同時,各班通過家長云課堂,即時在年級群和班主任群進行圖文分享。“看到學校防疫措施到位,教學有序開展,我們家長很放心。”該校高三學生家長熊先生說。
高三師生——
我們回來 我們必勝
一大早,武鋼三中政治教師張紅平早早來到學校,做好上課準備。7時30分早自習鈴聲響起,看著教室里許久不見的學生,張紅平在黑板上寫下了四個大字“陽和啟哲”:“‘東風解凍,蟄蟲始振’,惡劣的環境終將過去,順利和美好的時光開始了。同學們,歡迎歸來!”
“終于回到闊別已久的校園啦!”7時,武漢市實驗學校高三(1)班學生尹慧琳走進校園,“春節前,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隨州過年,突發疫情,一直在當地上網課。”4月30日,接到學校高三復課的通知后,她和父母一起返漢。“回到武漢最大的感受,就是社區防控非常嚴格,學校也是一樣,進出均需掃碼、測量體溫,大家都戴著口罩,并相隔一定距離。”尹慧琳說。
“我們回來,我們必勝!”“揚帆逐夢!”……走進教室,看到黑板上的粉筆字,高三(1)班學生劉軼君特別感動。“昨天是我18歲生日,今天復課回歸校園,特別有意義。”劉軼君說,自己的母親是武漢市中心醫院醫護人員,疫情期間一直奮戰在一線。受母親影響,劉軼君也希望為戰“疫”貢獻力量,他和同班同學劉英杰兩人,網購原材料,并利用家中原有儀器研制消毒液配方。“家事國事天下事,青年學子應事事關心。”劉英杰說,高考在即,自己和同學們會珍惜復學后的每一天,全力以赴考出好成績。
冬天離別,初夏相逢。校園內,勃勃生機正在重現。(湖北日報 記者朱惠 方琳 龔雪)